改革開放萬象更新
淮山君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人民日報社論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改革開放。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社論又指,深圳經濟增長每年平均達到25.8%,從邊陲小鎭崛起為現代化大城市。三十年來,從引進外資,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再到走自主創新之路。三十年的歷史性巨變,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現代化航船的破浪前進,仍然離不開改革開放。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深圳,他表示,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有光明前途。溫家寶強調,經濟特區30年來的實踐充分表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過去30多年中國的發展變化,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溫家寶說,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年來,各項事業都取得巨大成就,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蹟。深圳不僅迅速改變了自身的面貌,而且對全國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滄桑巨變的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的生動體現。
去年,中國興高采烈地慶祝60周年國慶,今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2010)。中國以此恰好有一個前30年,一個後3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後30年恰恰是1976年9月9日 之後,經過兩個“凡是”的爭辯,腥風血雨的較量,確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以中央決議訂明:毛澤東錯誤地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把中國的經濟推到了崩潰的邊緣。毛澤東生前一手遮天,企圖要中央三七分功過肯定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美夢被打得粉碎!鄧小平三下三上重掌大權,又溫釀了四年,深圳經濟特區才邁出第一步。
正當高唱凱歌祝賀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之時,回望前30年的陰謀陽謀,水深火熱是怎麼一回事,則不言而喻啦!中國要實現民強國富宏偉目標需要堅持不懈的奮鬥。必須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清除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各種體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改革開放萬象更新!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滄桑巨變的縮影,是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力生動體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有光明前途。試問,改革開放,改什麼?革什麼,?開什麼?放什麼?俱往矣!前30年的不可一世將釘在人類歷史的耻辱柱上,永不得翻身!人民不會忘記,階級專政,因此人人自危!夜不閉户,原是家無餘糧!看今朝:高樓穿雲,車水馬龍,金股齊鳴,物阜年豐!當然,貪官污吏,人憎鬼恨;饑民襤褸,悲天憫人;見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并非盡善盡美。
中國特區建立30周年,唯深圳經濟特區首屈一指,令人刮目!原來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大陸政權,當時從東北打過來,跨黃河,渡長江,越南岭,偏偏打到深圳河邊就停下來。為什麼停下來?其實要打很容易,深圳河這麼小,黃河長江都打過來了,要打香港,易如反掌。沒有打香港,因而香港沒有成為廣東省一部分,才有今天的香港。
毛澤東說,由他們(香港)搞他們的資本主義,我們(中國)搞我們的社會主義。歷史洪流,大浪淘砂,毛澤東當年心中以為社會主義一定好過資本主義,自詡“東風壓倒西風”,誰知後來香港行的資本主義一套,卻大大地幫了中國改革開放一把。
其實香港始終沒有離開過中國。文化大革命之時,內地有很多貿易是經過香港出去的。後來改革開放之後,內地成為港企投資設廠的地方,接著大批國企又來香港上市。反之,香港的健全法制和文化,可以吸引外資來港,又可協助國企走出去面向國際。
要保持香港這小小的優勢,香港一定要與內地融合,繼續開放。因為「不開放」,就成了另一個上海;「不融合」,只會是一個小小的新加坡。香港與深圳乖改革開放之東風,必然開放并蒂之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