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党的叛徒毛

毛泽东确确实实是中国共产党的叛徒,而且多次叛变。
骚公鸡、老淫棍、汉奸、卖国贼、叛徒毛泽东1925年上海被北洋军阀邢士廉逮捕,
而同时在上海的刘少奇、李立三等等因为提前得讯而成功脱逃。毛泽东却不知无故,
没得到消息。据说当时党内同志想通知他,却找不到人,结果毛泽东在上海堂子里
(上海的低级妓院)被北洋军阀抓获。贪生怕死的软骨头毛泽东被逮捕后,立即叛变。
同时被逮捕的共三人。二个被处死。毛泽东居然毫发无损出监狱。(见“潘汉年蒙冤
记”1982年香港出版)。毛泽东1927 年在湖南秋收起义时,贪生怕死的毛泽东被国
民党和民团抓获,立即跪地痛哭求饶说:“我再也不干赤匪了,求求你们放了我,
我给你们钱!”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打土豪时私藏的银元给了民团,才得以脱身。
(见1941年版的斯诺的《西行漫记》)1934年毛泽东在苏区又被国民党“围匪”军队
抓获,贪生怕死的毛泽东跪地求饶说:“我是伙夫,再也不干红军了,求求你们饶
我一命!”。后来在他出卖了他所知道的一切共产党与红军的机密后,国民党“围
匪”军第三纵队指挥官兼第七十九师师长樊嵩甫给了他二十多块大洋并且放了他,
而其他被逮捕后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统统被杀死。毛泽东的这次叛变极可能是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重要原因之一。(见陈鸿年、吴越合著的长篇纪实回忆录《九死还魂草》
)。

就是毛泽东这个叛徒提出了党指挥枪,他的目的是利用党指挥枪,枪班夺权为自己
作封建皇帝。毛泽东根本不懂什么叫共和国,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民主意识。根本
不懂什么叫民主,法制。因为一个共和国的定义军队必须是国家的,绝对不容许属
于某个政党!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人间地狱

幼儿园老师在家里切菜,把菜刀放在毛的照片上(照片在桌子玻璃板下)被别人看到了,打成反革命,受不了天天被批斗,上吊自杀了。我父亲买的毛的石膏像,不小心被打坏了,把我妈吓坏了,赶紧放在水盆里化了倒掉,没被别人看见,否则就是反革命的大罪。
文革时期开会,某人不慎把印有毛头像和《最高指示》的报纸坐到屁股下面,被人指出之后,竟然全身筛糠般哆嗦、脸色刷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是何等的恐怖主义氛围呢?
不知谁把墙上毛太祖的照片沾了点石灰,不得了了,在那个时候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由于俺爷爷忠厚老实(世代贫农)被人栽赃陷害是他干的,结果被抓到大队,公社批斗,游街。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牛棚。白天强制高强度体力劳动,晚上吊着打,交待问题。
农村曾经听说过有人挂斜了主席像而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的。还有当年农民文化低,在写毛主席万岁时,将毛主席的席误写成了度而坐牢的。
文革妇女因误用图钉钉毛泽东照片被判刑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87358-gb2312.html
毛时代农村人养不起小孩,到县城里卖儿卖女的很多。
世界上和平环境里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空前绝后的杀害共产党人,
空前绝后的造假, 针对全国人民的指鹿为马,
空前绝后的破坏中国的教育,愚昧人民.
空前绝后的污辱知识分子,
空前绝后的对外援助,
空前绝后的破坏文物,

发生在毛时代!
毛的时代就是人间地狱
7岁刚上学的时候,要唱“叛徒林彪刘少奇,都是坏东西;大家来保卫毛主席”。我一不小心,缩了句,唱成“叛徒林彪刘少奇,都是毛主席”。完了,全校为此开大会,宣布揪出新的小反革命分子。把我坐飞机批斗,所谓坐飞机,就是两个人在后面,把我膀子反肘,头冲下。大会结束,送给公安局逮捕,公安查了,我爸爸是革命干部,在我拘留一天后,让我父母做了深刻检查后领回家。
把毛头像印在纸币上,真是太贴切了,
卖鱼卖肉的脏手把他的脸捏来捏去,
卖身的小姐,用卖B来换取毛泽东,
贪官污吏,更是用毛泽东去买笑买春,
哈哈哈哈。
毛泽东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曾请求中央允许他回乡养老,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去,回到他父亲、母亲安息的地方。遗憾的是,当中央最终批准他的请求时,已经是1976年9月8日夜。几个小时后,这位思乡游子离开了人世。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有用醫療專業網站

香港政府部門及有關機構
衛生署  Department of Health          http://www.dh.gov.hk/index.html

食物環境衛生署  Food &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http://www.fehd.gov.hk

社會福利署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http://www.swd.gov.hk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Food & Health Bureau          http://www.hwfb.gov.hk

醫院管理局  Hospital Authority          http://www.ha.org.hk

醫療輔助隊  Auxillary Medical Services          http://www.info.gov.hk/ams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http://www.famplan.org.hk/

食物安全中心  Centre for Food Safety          http://www.cfs.gov.hk/cindex.html

衛生防護中心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http://www.chp.gov.hk/



香港專業管制機構
香港醫務委員會               
http://www.mchk.org.hk

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        http://www.dchk.org.hk

香港護士管理局          http://www.nchk.org.hk

香港脊醫管理局           http://www.chiro-council.org.hk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          http://www.dh.gov.hk/english/links/links_hrt.html

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         http://www.dh.gov.hk/english/links/links_hot.html

香港助產士管理局        http://www.mwchk.org.hk

輔助醫療業管理局        http://www.smp-council.org.hk



藥物及病名查詢

Registered Pharmaceuticals in Hong Kong        
http://www.psdh.gov.hk/eps/productSearchSimpleAction.do

MIMS Hong Kong                http://mimsonline.com/index.aspx ... msonline/index.aspx

Drug information                http://www.drugs.com/

Drug Education Resources Centre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http://www.derchk.org/index.php
       
[New] 藥物辭典               http://health.atnext.com/index.php?fuseaction=MedicalDictionary.Home


醫學健康資訊及溫故知新

Free Medical Journal http://www.freemedicaljournals.com/

MedicalHeaven - Medical Book Community http://www.medicalheaven.com/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http://www.aafp.org/online/en/home.html


Medical News Today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

Medical News Today (Dentistry News)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sections/dentistry

E-medicine                http://www.emedicine.com/

Global Family Doctor        http://www.globalfamilydoctor.com/

GP notebook                http://www.gpnotebook.co.uk/homepage.cfm

Mayo clinic                http://www.mayoclinic.com/

Medical Student                 http://www.medicalstudent.com/

Medscape                http://www.medscape.com/hom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http://www.nlm.nih.gov/

Medline Plus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

Online Medical Dictionary        http://cancerweb.ncl.ac.uk/omd/

WedMD                        http://www.webmd.com/



專業進修及獲取專業資格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        
http://www.hkam.org.hk/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 of London         http://www.rcplondon.ac.uk/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Edinburgh          http://www.rcpe.ac.uk/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 of Glasgow          http://www.rcpsg.ac.uk/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Ireland          http://www.rcpi.ie/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http://www.rcseng.ac.uk/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dinburgh          http://www.rcsed.ac.uk/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in Ireland          http://www.rcsi.ie/

The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UK)          http://www.rcgp.org.uk/

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http://www.rcog.org.uk/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http://www.racp.edu.au/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Surgeons          http://www.surgeons.org//AM/Template.cfm?Section=Home

The 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ttp://www.racgp.org.au/

The Royal New Zealand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ttp://www.rnzcgp.org.nz/

The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http://www.ranzcp.org/

The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http://www.ranzcog.edu.au/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 of Canada          http://rcpsc.medical.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Specialties         http://www.abms.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          http://www.abim.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Surgery          http://home.absurgery.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          https://www.theabfm.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http://www.abog.org/

The American Board of Pediatrics          http://www.abp.org/



香港醫科專業學會/學院
College of Surgeons of Hong Kong                     http://www.cshk.org/

College of Dental Surgeons of Hong Kong           http://www.cdshk.org/

Hong Kong Chiropractors' Association 香港脊醫學會     http://www.hkca.org/

Hong Kong College of Anaesthesiologists 香港麻醉科醫學院          http://www.hkca.edu.hk/
 
Hong Kong College of Cardiology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http://www.hkcchk.com/

Hong Kong College of Community Medicine 香港社會醫學學院          http://www.hkccm.org.hk/

Hong Kong College of Emergency Medicine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         
http://www.hkcem.com/

Hong Kong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http://www.hkcfp.org.hk/

Hong Kong College of Paediatricians 香港兒科醫學院           http://www.paediatrician.org.hk/

Hong Kong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           http://www.hkcr.org/

Hong Kong Dental Association 香港牙醫學會          http://www.hkda.org/

Hong Kong Medical Association 香港醫學會          http://www.hkma.org/index.htm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Nursing Staff 香港護士協會    http://www.nurse.org.hk/c_index.htm

Hong Kong Midwives Association 香港助產士會         http://www.midwives.org.hk/

Hong Kong Neurological Society 香港腦科學會         http://www.hkns.org/

Hong Kong Neurosurgical Society 香港神經外科學會          http://www.ns.org.hk/

The Hong Kong Nutrition Association 香港營養學會           http://www.hkna.org.hk/

Hong Kong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香港職業治療學會          http://www.hkota.org.hk/

Hong Kong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 香港眼科學會          http://www.hkos.org.hk/

Hong Kong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香港骨科醫學會          http://www.hkoa.org/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Association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           http://www.hongkongpa.com.hk/

Hong Kong Pyschogeriatric Association 香港老年精神科學會          http://www.hkpga.org/

Hong Kong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香港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           http://www.hksccp.org.hk/

Hong Kong Society for Coloproctology 香港肛腸科學會          http://www.coloproctology.org.hk/

Hong Kong Societ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香港傳染病醫學會          http://www.hksid.org/

Hong Kong Society for Molecular Diagnostic Sciences 香港分子生物診斷學會          http://www.hksmds.org/

Hong Kong Society for Nursing Education 香港護理教育學會          http://www.hksne.org.hk/en/index.htm


Hong Kong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 香港手外科醫學會          http://www.hkssh.org/index.php

Hong Kong Society of Certified Prosthetist-Orthotists           http://www.hkscpo.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Cytology 香港細胞學會           http://www.cytology.org.hk/

Hong Kong Society of Dental Technicians 香港牙科技術員學會          http://www.hksdt.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and Reproduction           http://www.endocrine-hk.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香港腸胃學會          http://www.hksge.org/home.htm

Hong Kong Society of Haematology 香港血液學會          http://www.hksh.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Health Service Executives 香港醫務行政學院           http://www.hkchse.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Minimal Access Surgery 香港微創外科學會         http://www.hksmas.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Nephrology 香港腎科學會         http://www.hksn.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Oral Implantology 香港口腔種植學會          http://www.oralimplant.org.hk/

Hong Kong Society of Orthodontists 香港矯齒學會          http://www.hkso.org/

Hong Kong Society of Palliative Medicine 香港紓緩醫學學會         http://www.hkspm.com.hk/

Hong Kong Society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ons 香港整形及整容外科醫學會          http://www.plasticsurgery.org.hk/

Hong Kong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Care 香港專業護理學會  http://www.hkspmc.org/

Hong Kong Surgical Laser Association          http://www.hkslaser.com/
Hong Kong Urological Association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           http://www.hkua.org/

Obstetrical & Gynaecological Society of Hong Kong 香港婦產科學會         http://www.ogshk.org/

Osteoporosis Society of Hong Kong 香港骨質疏鬆學會         http://www.oshk.org.hk/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Hong Kong 香港藥學會          http://pshk.hk/

The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 of Hong Kong           http://www.shphk.org.hk/




醫學文獻

PubMed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PubMed

香港醫學雜誌                http://www.hkmj.org/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ttp://www.translational-medicine.com/hom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on (JAMA)          http://jama.ama-assn.or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content.nejm.org/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http://www.bmj.com/

The Lancet          http://www.thelancet.com/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http://www.mja.com.au/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http://www.annals.org/

Cochrane Collaboration          http://www.cochrane.org/index.htm



圖片搜尋

Gray's Anatomy               
http://education.yahoo.com/reference/gray/

Dermatology Atlas                http://www.meddean.luc.edu/lumen ... gy/melton/atlas.htm

The Whole Brain Atlas        http://www.med.harvard.edu/AANLIB/home.html

Color Altas of Medical Diseases        http://www.ecureme.com/atlas/version2001/atlas_skin.asp

Medcyclopaedia                http://www.medcyclopaedia.com/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Info Portal        http://www.mr-tip.com/serv1.php



其他有關的專門醫療技術及資訊

MRI Safety               
http://www.mrisafety.com/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http://nccam.nih.gov/

Internet Mental Health        http://www.mentalhealth.com/

Movement Disorder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Directory                http://www.wemove.org/TCD/adult.asp

牙齒俱樂部                http://www.toothclub.gov.hk/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http://www.caim.org.cn/CN/index.html

香港中西醫結合學會        http://www.hkaim.org.hk/Chi/chome.html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是「站不住腳」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是「站不住腳」
曾任毛澤東秘書的中共元老李銳批評中共發展文化仍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先導,是「站不住腳」,文件中「空話連篇」,他曾就此向中央提意見。
李銳說,2011年中央曾就十七屆六中全會發展文化的文件,諮詢過他的意見,「二萬多字,空話連篇,就是四個東西:第一,馬克思主義,第二,毛澤東思想,第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四個玩意兒,寫在最前面。」李銳在一次會上提出,這四個理論都站不住,「馬克思主義站不住了,毛澤東思想更是很難講,鄧小平是個不讀書的,他講話也很少。三個代表我就有個意見,那個時候開黨代會原來已經把我的意見放到簡報裏面,後來取消了——我說共產黨不能夠代表先進文化先進科學,這個是個人代表的。」
「最近的中央文件裏,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都不提了,」李銳說,「我估計是有不少人有意見,因為都站不住了嘛。蘇聯垮台了嘛,你還是這樣太不像話了嘛」。他表示,馬克思主義反對愛,認為愛是資產階級的東西,。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1979.2.17 反擊越南

我们一行三,四百学生兵分乘数十辆军用卡车从昆明向前方目的地驶去,沿途吃住都在临时租用的兵营里,这些兵营有的是从地方征用的招待所,也有仓库和学校。我记得那是我们战前吃的最好的伙食,几乎顿顿耍大盘子。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我终于到了目的地麻理坡炮兵营阵地。10个女兵则分到师里的战地医院,当时和我分在一起的是一个是来自广州军体学院,和我一样新毕业的学生兵。他老家是三东贫困山区的,非常贫穷。我到营部报到,他则去了通讯排。由于都是学生兵,而且机遇很相似,所以我们两人最要好,平时一有空就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聊地,诉说对这场战争的体会和感想。


(2) 初到阵地

一到阵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那种来时的兴奋感很快就被恐惧和肃穆所代替,而做了一路的英雄梦也很快被现实和周围的环境,气氛惊的做鸟兽散。在我们前面去的,有的已经在这里呆了近一年,有的甚至是第二次来前线。就说我认识的一个排长吧,他原来在部队是个文艺兵,非得要求到一线作战部队来,而且这次是第二次参战了。他仗打得很好,就是提不上去。他本人和他带的兵,个个蓄着长发,留着胡须,浑身上下肮脏不堪。简直没人样,很像一群土匪。从他们眼里你不难发现有一种亡命徒一样的意志和慷慨赴死的气概,当然他们的信念是为自己的祖国而战。

我到阵地的第二天,一个学生兵通讯员陪师首长来前沿阵地视察,顺便宣布任命。当时恰恰是我接的电话,当他问我们需要什么时,我特意嘱咐他一定要带部照相机来。我很想把我在此所见所闻通过镜头逐一做个记录,长久保存下来。谁知当我和通信兵一起准备给那些邋蹋不堪的士兵们集体拍个合影时,却意外发现,眼前每个战士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面貌一新。不但都理了板寸,胡须也剃得干干净净的,而且着装整齐,一点也没有我第一天刚来阵地时的影子了。原来听说师首长将宣布文艺排长当连长的命令后,他们兴奋的连夜互相祝福,而且像接到命令一样连夜把自己修理了一遍。我在整齐的队伍中,突然发现那个新连长原来还是个非常英俊,威武的军人。

 (4)不幸终于发生了

我们刚到阵地的第三天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严重事件。而最幸运的人就是我,侥幸逃过一劫。平时一有空我总会去找那个和我一起分到这里的学生兵聊天儿。因为我在营部他来我这里不方便,所以总是我去他的帐篷找他。那天吃过晚饭我和往常一样去他的帐篷里找他,却没见到一个人。一问才知道,他为了表现的积极,要求和另外两个老兵去外面检查电话线还没有回来。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听说他们回来了,但我没有马上过去,因为我想等他吃过晚饭后再去找他。谁知就在这时一声巨响划破了寂静的山野,接着是一声一声的惨烈哀嚎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我当时吓得要命,但始终没敢迈出营部一步。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怕敌人趁天黑摸上来,被打个措手不及。更何况我这个刚来前线不足三天的学生兵呢。营教导员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我却站在原地没动。事后才知道三个查线刚回来的通讯兵的帐篷被人扔了一颗手雷,当场都被炸成重伤,而和我一起来的那个学生兵伤势最为严重,不但浑身弹片累累,还上下冰冷,奄奄一息。教导员马上命令一辆军车连夜把伤员送往昆明的军区总医院,当时尽管没人说,但大家都认为这个学生兵必死无疑。

事后部队仔细勘测了现场,发现有人从山上下来的痕迹,但究竟是普通越南老百姓还是特务干的,没人说得清。

(5)参战

我在前线的几个月中真正参战却只有3次。一次是作为勘测任务上的山,当时除负责侦察的我们一行三人外还有负责保卫我们的一个加强排的士兵。所谓加强排,武器非常好,有步话机,除了狙击步枪外光轻机枪就配了四挺,而且其他战士都清一色配备的自动武器。我们一行人在像原始森林一样茂密的植被中,走了整整两天连夜的山路才到了山顶。通过观察我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战壕里面的越南士兵,他们几乎都光着上身。虽然个子不高,但个个彪悍壮实,杀气腾腾。我在山上呆了近一个月,那些日子我最怕的就是敌人趁黑摸上阵地,把我们来个一锅端。我经常失眠,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就盼着天早点亮起来。记得一天晚上,突然听到山下有呼呼的响声,吓得我浑身哆嗦,一夜没合眼。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响了一夜的声音可能是风刮的。


另一次就是炮战。那次不知道总共打了多少炮,我们阵地和友临部队的大炮打了近二十分钟,可谓万炮齐鸣,排山倒海。炮声一停,浑身上下就像筛糠一样,哆嗦不止。而且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耳朵里还都是炮火的轰鸣声。

说不怕死那是放屁,我们一个指导员,这里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临战前给战士们做动员报告时还慷慨激昂,但我方炮击一结束就不见他的踪迹。我刚好去营部取东西,看到那个指导员正蹲在地上,浑身上下哆嗦成一团。看到我进来他先是瞪大吃惊的眼睛看着我,然后就拉着我的手不住的乞求我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声张出去,他在国内有老有小,他真的不想死。

我不解的问,难道炮阵地不安全? 为什么打完炮才跑到营部里躲避呢?
朋友解释说,我们这边打完炮,有可能敌人就开始还击。这时炮阵地可能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当然作为敌人炮火的目标,炮阵地就变得很危险了。他的行为说严重了就算逃兵,是要枪毙的。当然事后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人都有软弱的时候,而且是人都怕死,就拿我自己来说当时不也是吓得要命,之所以没有觉得只只不过是被当时的阵势吓懵了。

我问他在前线的感受,他只回答我一句话,度日如年!害怕,寂寞,孤独,想家。

我问他是否想女人,他很直接的告诉我顾不上。 我问男人不谈女人怎么打发日子,他说打麻将,喝酒。他们几乎每天吃的都是罐头,有肉的和水果的。还有压缩饼干,再就是当地的高度白酒。如果能吃到一顿蔬菜,大家就会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他们将炮弹的引信去掉一小节,正好做成一个酒杯,几乎顿顿用它装酒喝。另外他们的营长喜欢打麻将,所以晚上营部的灯总是亮着,远远望去就看到山上只有一处光亮。朋友非常害怕,如果敌人寻着亮光摸上来,或挨跑该怎么办,可他不敢声张,当时每个人的脸都一付严肃神情,只有喝醉时,才能听到尽量被压低的笑声。这实际上是违规,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上面即使知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没人知道谁明天还活着,他们是每个人都是上了膛的子弹,一声命令就会飞了出去。

 (6) 回国


终于熬到可以回国的命令,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兴奋的几天没合眼。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我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炮院的61人中只有一人死于炮火,其他60人全都毛发无损。我问他一个牺牲的战士的抚恤金是多少,他淡淡地说700到800元不等,一条命还不如我们现在喝的一瓶酒值钱啊!一到昆明,我们就住进了军区招待所。记得当时九死一生回来的我们,看什么都新鲜,都稀奇。当我们走近招待所的时,早已列队欢迎我们的年轻女服务员们手捧鲜花分成两排站在那里,欢呼之声不绝于耳,我们每个人都不自觉的挺直胸脯,英雄一样的从她们身边走过。我们这些大兵仿佛刚从另一个世界走出来,经历了阴阳两界,眼里的一切突然不一样了,当生死已不是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时,我们才如梦初醒般的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掌声,美女,佳肴,才有不用担心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时候。过去的生活开始复苏,我们再次有心情去欣赏女人,而在我们眼里她们个个年轻貌美,曲线毕露,不像云南的男人大多高颧骨,大额头,小个子。

我进到房间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美美的泡了一个热水澡,简直舒服极了,这种人在天堂一样的感觉,我相信一辈子也不会再有了。

我问他是否还记得那些一起去前线的人吗,他说大多忘记了。几年前有人组织回当年的阵地去看看,而他因为忙而没能成行。但他说大家几乎都记得当年发生的一件事,而这件事和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交集,因此被大家用来回忆往事的开始。

就是回国后的第一次会餐。当时满桌摆的是鸡胸脯、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鹌鹑蛋、净鸡块,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等。我们中大部分是外省兵,一看到吃的就争先恐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到半饱了,也没觉得怎么好吃。这时领导上来才说今天请大家吃当地特产过桥米线,让大家耐心等一会,马上就上汤。天啊,有一少半人都吃的差不多了,女兵开始起哄,有十多个东北男兵挂不住脸,当场退席了。

 (7)重逢

几年前我去山东做生意,正在机场陪两位意大利朋友聊天,突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意外发现原来是那个和我一起下部队的学生兵,至从那次被手雷炸成重伤后,就再没有听到过他的音讯,我还以为他凶多吉少了呢,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在这里相遇。他告诉我这次来青岛是来看和他一起受伤的另两位老兵中的一个。他自己现在还在广州军体院工作。说到这里朋友特意加重语气说,他们之间的生死兄弟感情更不一般。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肥胖增椎間盤退化風險 患者腰痛

肥胖增椎間盤退化風險 患者腰痛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過重及肥胖人士出現椎間盤退化的風險,亦較正常體重的人分別高出30%及79%。研究分析了2599名年齡介乎21歲至63歲成年人的磁力共振(MRI)檢查數據,發現73%人出現椎間盤退化,透過藥物及手術也不能完全根治退化的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及早預防。
香港大學發表的椎間盤退化風險研究,顯示1809人出現椎間盤退化的情况,佔接受磁力共振分析的參與研究市民七成。1809人當中,有36%是屬於過重及9%是屬於肥胖。
報告亦顯示,椎間盤的退化程度與腰痛有直接關係,輕微至一般的椎間盤退化人士,出現腰痛的風險較正常人分別高40%80%,而嚴重的椎間盤退化人士出現腰痛的風險較正常人高240%
香港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教授張文智表示,參考亞洲人的身高體重指數﹙BMI﹚標準,發現過重﹙BMI指數高於23﹚及肥胖﹙BMI指數高於27.5﹚的人士,出現椎間盤退化的機率較正常體重的人分別高出30%79%,而且退化的嚴重程度亦相對較高。
椎間盤退化引致的腰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社交活動,亦會令患者長期受到痛楚的折磨。
現年33歲的鄺先生任職倉務文員,體重200BMI指數為32),他由約10年前開始出現腰痛,初時並不為意,但直至參加研究後才發現自己出現椎間盤退化。他指現時經常坐立不安,不可以長時間安坐及走路,而且每年也因為腰痛而要請10多天病假,嚴重影響工作。他說﹕「最嚴重的時候試過朝早不能起身,要用差不多兩個鐘才落到牀。」
鄺先生的個案第五節椎間盤明顯變窄,而且出現椎間盤突出的情况,壓着脊椎神經,故引起腰痛。
根據衛生署最新的資料顯示,全港年齡介乎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當中,有18%屬於過重,而屬於肥胖則有21%,兩者合共佔全港成年人近四成,其中男性的比例較女性為多。
港大研究指出,市民肥胖數字有上升趨勢,情况令人擔心,她建議市民應按世衛所定的標準,每天至少進行15分鐘劇烈活動或30分鐘中度劇烈活動,以保持穩定的體重。